中国公共招聘网-k8kaifa 中国公共招聘网

中国公共招聘网-k8kaifa

文章来源:中国劳动保障报 时间:2018-05-02

党的十九大报告要求,坚持大扶贫格局,注重扶贫同扶志、扶智相结合。职业教育与培训是促进就业和消除贫困最直接、最有效的手段之一。在脱贫攻坚战中,职业院校应当剖析当前农村劳动力致贫现状,把握扶贫原则,明晰教学管理同扶贫开发相结合路径,才能有所作为,更好服务于脱贫攻坚大局。

遵循的原则

职业院校在精准扶贫中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:

灵活性原则。职业教育在开发农村人力资源、提升贫困人口技能素质过程中,必须坚持灵活性原则,兼顾各类型、不断变化的人才需求。既要设置学制2-3年的长线专业,培养系统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和技术能力的专业人才,又要开设周期短、见效快的短线专业,以培养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掌握某一种特定技能的技术人才,满足农业生产、建设过程中某种临时性的需要;既要突出当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重点专业技术人才培训,又要兼顾一般性传统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。

层次性原则。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,农村乡镇企业转型升级以及现代农业快速发展,农村对具有较高知识和技术水平的人才需求上升;同时,农业生产的复杂性,决定了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不仅需要一大批纯体力劳动者,而且也需要具有中、高文化水平的农业生产者和管理人才、技术人才。因此,在技能扶贫过程中,职业院校应根据实际需要,确定不同层次的人力资源开发数量,培养多层次技能人才,使高、中、低技能人才结构更加合理。

区域性原则。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过程中,要立足于当地农村经济建设、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对人才数量、类型、水平和质量的实际需求,根据贫困地区的地理环境、资源优势、产业结构、人才结构需求、劳动者素质水平及就业状况等实际情况,明确自身优势,选准教学培养方向。

相关路径

精准宣传,提升贫困人口对职业教育的认识。

在贫困地区,着重开展精准宣传,加深贫困人口对职业教育的认识,使他们认识到职业教育的好处,看到职业教育前景,从而愿意接受职业教育,选择职业教育。同时,应鼓励企业进行职业教育宣传,让素质偏低的体力劳动者接受职业教育观念,并给他们提供明确的职业教育指引。

发挥职教资源优势,多领域开展现代农民培训。

职业院校要发挥教育资源优势,将自身打造成就业与再就业培训、农民工职业培训、失地农民培训基地;联合人社、教育、扶贫、农业等部门,制订培训计划,安排有学习意愿的未升入普通高中和高等学校的毕业生、具备一定文化素质的农民,进入职业院校等培训机构进行短期学习,掌握一技之长。

根据市场需求,优化专业设置,培养学生技能。

确立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,提高职业教育办学质量。引导职业院校紧贴地方经济建设和扶贫开发需求,合理设置专业,强化实践性教学,重点建设一批社会有需求、办学有质量、就业有保障的特色专业,更好地满足产业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。同时,要大力推进产教融合、校企合作、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,建立企业接受职业院校学生实习制度,开展订单式培训,确保贫困家庭“输出一人、脱贫一户”。动态把握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和需求,及时更新教学内容,改进教学方法,构建科学的教学模式,调整专业设置和选择教师教材,从而实现学以致用。

优化办学形式,实行多样、灵活、开放的办学模式。

要把教育教学与生产实践、社会服务、技术推广结合起来;加强实践教学和就业能力的培养,加强服务意识,提高教育教学质量;把“教育”办到乡镇,把“讲台”移向农户,打破行业、地域和封闭办学的界限,打造开放灵活的综合性教学体系。

创新送训模式,适时开展送技能下乡活动。

一些贫困地区交通落后,加上贫困人口要兼顾劳动生产,很难集中时间、地点学习,特别是还有一些贫困户散居。职业院校应从当地实际出发,以方便村民、方便培训为前提,将课堂搬到村口,让教师深入田间地头,使村民生活、生产、培训“三不误”。(山东省菏泽市人社局 赵炎)

分享到:
网站地图